沿地面生长的艺术想象
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2012.12.6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由地面伸展开来的3D地画作品创作中,孪生兄弟万以琚和万以珩探索变革的可能性。

       俯瞰广州未必要登广州塔,体会漫步云端的感觉也未必只能通过3D电影,逛未来都市不用等穿越的奇迹,一件画布作品也会让你产生一切想象都在脚下的错觉。这就是被称为“可以令地面感动的艺术”的3D地画(3D Street Painting)。

  在上周日刚闭幕的2012深圳湾国际艺穗节上,来自广州的错觉艺术家,孪生兄弟万以琚和万以珩的《西塔狂想曲》和《深圳最大的瀑布》两幅3D地画作品展出,将参观者带入了一个平地而起的“三维”空间。

  万氏兄弟是一对身高过1.9米的80后大男孩。虽然年纪轻轻,他们却也可以算作中国最早进入3D地画创作领域的人。早在2004年,万氏兄弟就开始做原创3D地画了。今年2月,他们以全长148.63米的画作《时尚之都、理想之城》,创世界最长3D地画吉尼斯纪录。

  3D地画以室外地面为媒介,利用平面透视的原理,制造视觉虚拟立体效果的画作。画中景物有以假乱真的效果,会令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
  这是一种源自西方的街头文化。早期的地画艺术在19世纪末的英国就已经流行开来,与现在的3D地画不同,那时人们多用粉笔直接在地上画。据说当时仅伦敦城就大约有500位以此谋生的画家。

  在这种由地面蔓延的艺术中,万氏兄弟体会到了一种无限探索的乐趣。

  像盖楼一样作画

  广州塔前的广场上,飞旋的过山车轨道环绕着《超级城市》;宁波《老外滩》上,一辆红色的汽车从水上飞驰而来;广东中山市的开发区广场上,《时尚之都、理想之城》从一架电梯延伸开来。

  3D地画天生就是这样一个亲和大众的艺术生命,不仅创作于室外,展出场所也几乎都是露天环境。为了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,面积大是3D地画的基本特征。万氏兄弟的作品一般最小也在30平方米。仅仅受面积因素影响,3D地画就必然和平面画作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。

  万氏兄弟一直把3D地画当作一种空间艺术来对待。因此,如何与环境相融合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。这让人觉得他们做3D地画有点像建筑楼房。在有了创作灵感后,他们不会直接执笔构图,而是像选工地一样,先给地画展出场所选址。光线、地面平整度、过往车流及人流,以及周围建筑高低及疏密度都是他们考量的因素。

  “地画不是铺在地面就好那么简单。铺在哪,怎样铺,都要研究。平面画是画家在一个小空间中的自我发挥,无需考虑展出环境周围状况。3D地画创作者就必须思考建筑、环境艺术等很多东西。”万以琚说,“地画面积越大,选址的难度也越大。创吉尼斯纪录的那幅画约有一千平方米,要有既长又宽的路去铺那幅画。我们开始看的场地有的路潮湿,有的路在施工,有的光线差。我们考察了五六处场地才决定最终的展出场所。”

  万氏兄弟在广州的工作室有着上千平方米的露天场地,专门为露天作画而用。尽管3D地画创作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展览场地直接作画,以方便对照周围环境做画面调整,不过实际情况通常难以达到。兄弟两人常常是拍大量的现场照片带回工作场地,有时还需要做出展览的模拟现场。做这些创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就要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。

  在进入创作阶段,问题还是会接踵而至。对于一般的平面画来说,绘画者只需用肉眼整体观望画面就可以确定比例、调配颜色了。3D地画一般面积较大,画作远处的部分会超越人肉眼对颜色辨别能力的范围。超过100米长的画,兄弟两人都会做颜色比对的试验,将每种需要画在一百米外的颜色按照深浅变化依次调配,再一一拿到目标处观望效果。

  为了避免比例结构变形,万氏兄弟想出了小稿比对的方法,来保证终稿效果。从A4纸大小的草图开始,经过五六次放大,最终画成终稿的大小。每张图都要通过画网格来保证比例的正常延伸。每一次放大都是对前一张草图正确性的验证。在《时尚之都、理想之城》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创作期间里,半个月的时间都是用来做小稿比对的试验。

  就像盖楼房在选址勘探和工程图全部做好后,终于进入施工阶段一样,3D地画最累人的过程也开始了。“不能像平面画家那样舒服地坐着或站着画,地画只能蹲着或跪着画。我们通常一天画10个小时,天天连着画,体力受到很大挑战。所以画地画的人必须经常锻炼身体。”万以珩说,“画一定要在室外,有自然光照射。否则画面不够立体,色彩不够丰富。因为作画而冬天感冒、夏天中暑是常有的事情。”

  万氏兄弟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在35摄氏度的高温下顶着烈日画了两个星期而成的,万以珩还记得当时自己扛不住暴晒而中暑。所以当被问起画地画的感受时,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“真的很艰苦”。尽管如此,万氏兄弟还是在3D地画的创作中寻找到一番不一样的天地,这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
  殿堂艺术的梦

  万氏兄弟两人以前是做雕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。2004年他们受到一家公司的邀请临摹国外的3D地画作品。那时,刚20岁出头的两兄弟第一感觉是“很累,但是非常好玩”。几个月后,他们就开始尝试原创了,地面艺术创作之路就此展开。在地画上,他们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,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再虚无缥缈,而是可以通过画布呈现出来,并给人震撼和惊喜。

  “雕塑和3D地画都是想通过立体的视觉效果呈现艺术,但是雕塑有很多东西受环境限制。你不能随便在地面上挖个坑,也不能做假空间,更不能飞翼。3D地画却可以随意发挥,只要想得到,就可以画得出。”万以珩说道。

  当然,把奇幻的想象呈现在纸面不是想想那么简单,3D的空间感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把握到位。万以珩回忆,“我们第一次原创作品是画鱼,没有立体的方向感,不知如何想象。以前都是从侧面看的,比较平面化,而没有从上面向下感受那种游动的立体感。为了画鱼,我们去了鱼市好多次。”在创作写实题材作品《倒泻箩蟹》时,他们天天去蟹市场,专门看蟹子怎样从箩筐里跑出来,怎么钳人。

  为了加深对空间感的理解,万氏兄弟只要闲下来,就会去旅游。长城的距离感、罗马城教堂建筑的体量感、柬埔寨吴哥窟的凹凸感,都是他们旅行中关注的重点。

  兄弟俩刚开始做3D地画的时候,更多的是同国外艺术家交流。他们也从中发现了国外地画艺术的一种局限性。地画创作成本低廉,场地限制程度低,发挥自由度大,是草根艺术家们所钟爱的绘画形式。从地画诞生至今,地画在西方坚持着生长于街头的传统,保持了大众化、平民化的娱乐性。而在万氏兄弟看来,如果打破这种固有的传统,3D地画的发挥空间将是无可限量的。

  “我们在第一次画地画的时候就对街头艺术有了深刻的改观。学校教学的理念是不太认可街头艺术的,因为它被认为难以走向大雅之堂。我们认为地画是可以走向艺术殿堂的,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。”万以珩说,“我们更愿意叫它‘3D画’而不是‘街头地画’。国外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娱乐,认为画在地上才更能贴近并娱乐大众。在我们看来,3D地画可以融入环境艺术,是个多方向的画种。广场上、商场里、园林中……甚至桌椅上都可以应用。建筑风格、雕塑风格和园林风格等都可以运用在绘画中,令整个环境更加有时代感和设计感。”

  如果要把街头文化推向大雅之堂,艺术内容就必须有精神上的升华。“每一次画都是一次挑战,创意和体力都在经受考验。”万以琚感叹。比起八年前的作品,他们觉得无论经验还是技巧都已经成熟很多。而如何把3D地画的寓意做深,让街头文化升华成高雅的殿堂艺术,以及如何把3D地画运用到实际应用领域都是万氏兄弟正在进行的探索。







 

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万氏兄弟艺术馆官方微信:“wansbrother888”

更多活动合作请联系13580361983廖小姐
\